刚刚进入外门,萧铭先用防水手电筒照了照两侧,那里是两道墓墙之间的夹层,不大不小的空间内错落有致摆满了各种青灰色的巨型铜铸“祭器”。
其中一座引人注目的青铜大鼎屹立在夹层的角落,其高大的身影手电光线的照耀下显得威严而庄重。鼎身雕刻着苗疆风格的纹饰,曲线流畅,那些细微的青锈和光泽的变幻,仿佛是在叙述苗疆古国历史的余晖。
旁边,一对一模一样的青铜蒲团炉静静地摆放着。炉盖上铺满了错落有致的图案,还有一只振翅高飞的火凤凰,其纹理雕刻的细致入微,勾勒出一种深邃的美感。这种器物形似蒲团,其实是古代帝王用来燃烧香料的容器。蒲团炉常常带有精致的纹饰和图案,象征着祭祀、尊贵和宗教仪式的重要性。
还有数不尽的玉器和象牙摆放在周围,这些珍贵器物无不彰显着墓主人作为一国之君的地位。
这些陪葬品并非像一般墓葬中那样,只是随意堆放进去的金银贵器,而是经过墓主人精心制造和布置的。
这种特殊的安排是因为这王墓的主人想要死后借助这些布置,飞升为仙。而不仅仅是彰显自己国家财富的手段。
在商朝时期,厚葬的风气尤为盛行,据传有些帝陵中的陪葬品甚至可以填满一座城池,几乎是相当于举国上下之力来建造一座帝陵了。
而尽管萧铭眼前这地宫中的陪葬品没有他在传闻中所听到的那些帝陵一般奢华,但他也能看出这里也几乎动用了整个小国的人力和物力。
这些器物在数量和设计上都独居匠心,精雕细琢,布置上也寓意着举国飞升的含义。显然墓主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更别说,在这地宫之外的山谷内,苗疆古国的帝王甚至仿照仙宫的布局,特意建造了这个王陵,可见他对自身地位和墓室布局的重视。
然而,可悲的是,这些珍贵的陪葬品都在两千年的岁月中消逝殆尽,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国的心血都湮没在这个幽暗、不见天日的地下洞穴中了。这阴森黑暗的墓室成了宝贵遗物的收容所,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与沉寂衰落,沦为历史的静默见证者。
这里的陪葬器物的布局和工艺极为精妙,明显可见在匠师在设计和制作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它们的价值至少要比刚刚他们在“嵌道”中看到的明器高出几倍。
这个发现让萧铭的心情更加活络起来,眼前的陪葬品都已经价值不菲了,那么隐藏在棺椁中的宝藏又会是何等的珍贵呢?当下他就立即加快了脚步,进入了内层的主墓室,也就是这个地宫最核心的地方。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