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十杰的流动厨房足迹遍布全球。在印度的瓦拉纳西,他们与当地厨师一起用陶罐烹制恒河鱼,香料的芬芳弥漫在古老的街道;在法国的普罗旺斯,他们和面包师们用石磨研磨小麦,让阳光亲吻过的麦粒在烤箱里绽放香气;在日本的京都,他们跟着寿司匠人学习「旬之味」,用指尖的温度感受鱼肉与米饭的最佳契合。
然而,标准化协会的反击也随之而来。他们开始封锁传统食材的流通,甚至派遣无人机破坏流动厨房的活动。在孟买的露天厨房,正当陈宇准备展示印度香料的魅力时,一群戴着数据协会袖标的人闯入,试图没收他们的传统铜制香料罐。关键时刻,当地的市集摊主们围拢过来,用身体护住厨具,一位老妈妈举起手中的咖喱叶:「这些味道,是我们的母亲传给我们的,你们不能带走。」
在伦敦的泰晤士河畔,苏逸飞和马可的面包摊被要求强制使用标准化酵母。但当他们拿出从意大利带来的天然酵母种,周围的居民们自发组成人墙:「我们不要数据面包,我们要带着阳光味道的酸面包。」面包出炉的那一刻,麦香混着人群的欢呼声,成为对抗数据暴政最有力的声音。
林宇在实验室的研究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发现,人类在烹饪时产生的情感波动,会通过手部的温度、力度等细微变化,影响食材的分子结构,这种「情感烙印」是数据模型永远无法捕捉的。他将这一发现整理成论文,发表在《自然・美食》杂志上,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味觉情感学」的关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