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在金銮殿的地上盘坐了一夜,学生们在偏殿美美的睡了一夜。
第二日早朝,大臣们各个精神熠熠。
好吧,其实也就是所有能听到她心声的大臣都被选中了。
至于那些被抓走下狱的,望舒去试过了,他们已经听不到自己的心声了。
挺好的,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别想再窥探她的想法了。
望舒坐在“沙发”上,看着面色红润的大臣们,心情很好,“今日早朝就一件事,省试成绩已经出来了,名次也排好,今日就是大家一起来准备下午的殿试。”
“名次前一百三十名的参加殿试,剩下的学生一百三十一到两百名,进入国子监学习一年,明年直接参加殿试。
两百名后的回各自原籍所在州的州学院学习两年,成绩合格者,直接参加下一届省试。
不想再考的人,可以直接留任州学院做夫子,各位觉得这样安排可好。”
大臣们三三两两议论了一下,礼部尚书觉得这个安排挺好的,就是,“陛下,各州学院的学生并不算很多,五百多人都去当夫子,那是不是有些多了?”
“哦,上榜的人数忘记跟你们说了,只有五百人,还有两百多人没有上榜,他们下次还想考,只能从乡试开始。”
“所以只有三百人可以进各州的学院学习,这么算下来,每个州也就四十个夫子不到。
还有,州学院还是太小了,我准备年底在各州再开几间学院,章程吧,还没想好,这就需要爱卿们集思广益了。
关于这新开的学院,百姓们都可以去,男女老少都不限制。
我是想让百姓们都能识字,不说都可以考学,但起码得能写自己的名字,能看懂官府告示,你们以为何?”
大臣们压下心中激荡,陛下如此打算,所图甚大啊!
已经是定王的丞相,自然知道陛下想要干什么。
之前在丞相的位置上,很多事虽然他也会去做,陛下也不介意,但为了守住自己的本分,他还是没有过多干涉。
更多的还是交由陛下亲自决定。
但自从陛下给他封了王,又一人跑了北边,朝中事他几乎是事事亲为。
之前想要的权利,陛下就这么全部甩给他了。
暂代朝政后他也发现了陛下做得一些安排。
关于新粮种,皇庄和他的私产全部种上了,还有一部分在北山关种着,永州那边,陛下也遣人送了一些去安排秘密种植。
在徐州缴获的武器盔甲也全部送往了南北两关。
还有船运司,从未见过的船炮,大船图纸,陛下已经安排人送了过去。
还有棉花,远州的一部分下等田,陛下也以私人名义包了下来种棉花,陛下曾经说过,棉衣可以帮人度过极其寒冷的冬季。
所以,吃饱,穿暖,军事加强,那么待到百姓人人识字时,这天下将会是何等盛景。
而且陛下还在令王家那位姑娘办什么,日报?
大概是每日都会更新的重要信息之类的,若百姓都能识字,人人都能读懂那日报的话。
许多政令就能立马下达,及时收到反馈了!
如此上令下达,许多事要办起来也方便许多。
所以这学堂,必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