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没疯,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工作了,他一个月也有66块钱,这要是让了,春梅得捶死他。”李翠霞想起了什么,说道:“我早上去菜站,就在东边那巷子里,就看到有人在卖洗脸盆和水瓶呢!”
“那早就有人在那卖了,之前槐花巷子那还有卖包子的,可好吃了。”杨建峰一点也不惊讶。
“就没人来赶?”
“没见过有人来管,妈!早就改革开放了,你没听磊子哥说吗,南方好多人都做起了生意。”
“南方是南方,我们这能一样吗,说不定哪天政策就变了”杨国茂经历了太多事,以前的政策就老是变。
“领导人都发话了,肯定能做呀,你说说,老钱他侄子,家里多种点蔬菜多养点鸡下蛋,早上来城里卖保证好卖。
毕竟菜站里去晚了蔬菜不新鲜,鸡蛋也经常没有,他要是来,蔬菜鸡蛋自家晒的干货,肯定很多人买,他还用替儿子找什么工作啊?”李翠霞作为孙春梅的好闺蜜,一点都看不上老钱家亲戚。
“人家的事,你听听就行了,别瞎说”杨国茂忍不住提醒。
“谁瞎说了,我这不是和你们说说嘛!”
“好,好,好”
“我明天带囡囡回我娘家。你俩自己在家待着啊,晚上就去食堂吃,不行就去国营饭店下个面条水饺什么的。”李翠霞通知父子俩。
“媳妇,你这回去干啥啊,还没到中秋节呢”杨国茂对于媳妇和囡囡都要走,留他一个人和臭小子在家,他很不爽。
“我大哥50岁生日,喊我们姐妹回去聚一聚。”李翠霞父母都已经去世了,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大哥今年50岁整,二哥47岁,他俩都还在农村,小妹比她小5岁,嫁去了县城里。
“去几天啊。”
“住个一两天吧。”
此时,有晚风吹过,是一天中难得的凉爽时刻,囡囡追萤火虫无果,又回到了李翠霞的身边躺下了,没一会就睡着了,等到夜深了,杨国茂轻手轻脚的把她抱进了房间里她的小床上。
第二天,李翠霞早早就给囡囡喊醒了,吃完鸡蛋面,她就牵着囡囡,拎着一个布袋子,背着一个空箩筐去了供销社。
布袋里背的是她和囡囡的衣服,在供销社买了两罐麦乳精,2斤大白兔奶糖,一瓶白酒,一兜子鸡蛋糕,然后就背着箩筐,牵着囡囡先是坐公交去了汽车站,在坐客车去李家湾。
客车一路颠簸的来到了李家湾,还好不是很远,但是这土路也给囡囡搞得有点晕车,本来要回舅姥爷家,她兴奋的不得了。现在蔫蔫的靠在外婆的胳膊上,不说话了。
李翠霞大哥的小儿子:李铁军,早就在客车到李家湾的下车点等着了。
一见客车停下了,他颠起脚尖往车里面望,看见大姑的身影,赶紧上前,接过囡囡抱在怀里,还想接大姑的箩筐:“大姑,我来背。”
李翠霞也没跟他客气,十几岁的小伙子,一身的力气,她把箩筐递给铁军,又从布袋里掏出来一个水杯,喂囡囡喝点水。
“囡囡,咋啦这是,晕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