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阿婆听宋芷这般说,眼睛都亮了亮,她垂在身侧的手,不好意思的擦了擦衣角,满脸笑意的道:“其他人愿意不愿意养我不清楚,但阿婆我愿意养。”
“我原还想着等你这兔儿生崽,从这儿买些回去呢!”
她年岁大了,孙儿又还小,她总要在自己能干的动的时,多做一些,给孙儿多存些钱帛以后娶媳妇用。
这照料兔子的活儿不重,而且她现在对兔子的习性还算了解,自家养上些许,不过是稍待手的事情。
宋芷见她如此说,脸上也带上了笑意,“成,养兔一事稍后我同族长说一声,看看村里头有多少人对此有意向。”
田阿婆也没有深想,只附和的点点头。
此时的她并不知晓,宋芷已经将兔子全身上下,可能用来盈利的点盘算了一遍。
宋芷从作坊后头回到家中,直接去了书房。
这房间还是宋芷见家中孩子们读书,习字没个落脚处,便直接在家里的西厢房收拾成了书房。
房间中的书桌,桌案上的文房四宝,一应俱全。
宋芷坐在桌案前,拿了纸笔琢磨罗列起这生意具体实施计划。
首先便是养兔,是在村里直接开一个养殖场,还是各家各自经营,届时再统一从村民处购买。
前者能够保证兔子的供应,但有一点不好,就是没法调动各人的积极性。
后者自负盈亏,兔子养的越多,各家赚到的钱也就更多,同样的也会更用心。
宋芷看着纸上罗列的两个选择,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毕竟她精力有限,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盯着。
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销售过程中,她这边主要优势是在接触的客商多,也可以对接城中的官营铺子与酒楼。
保证村民们养成后的兔子,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就成。
至于养殖上的事情,最好还是让那些有兴趣、有想法并且有执行力的人,自己着手开展吧。
她已经尽自己所能,将这碗“饭”端到了村人面前,接下来就看他们是否愿意去品尝这碗“饭”了。吃或不吃,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决定,强求不来。
至于硝制兔皮、制作紫毫笔这些手艺她可以举办一个教学班,教授给村里的村民。
至于他们能做成什么样,会不会被顾客挑拣也全凭他们各自的本事。
如此在村里也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想要手中的货物赚钱,那就必须投入精力学习,不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
幸福是要自己双手奋斗出来的,宋芷不想让村民们们觉得,只要是村中的村民们,便能混到养殖场里做工,做的好不好不要紧,反正都能有工钱拿。
宋芷在纸上写写画画,最终确定好发展路线后,便去寻了宋族长。
老族长正坐在堂屋中,围着小泥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喝茶,惬意的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待见到宋芷在门口,朝着院内唤了一声。
宋族长也顾不得喝茶了,忙放了手中暖呼呼的杯盏,满脸笑意的迎了出去,“乡君来了,快屋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