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吃完饭唠嗑,待到下午太阳小了,徐冬麦才启程回去,回程也很痛苦。要不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到肉,徐冬麦真的不想出第二次门了。
徐满粮本来打算骑车送徐冬麦回家,再走回县城的,要是原主,原主肯定答应了。
徐冬麦不想他来回倒腾,这么热的天谁不想搁家躺着。
徐满粮感动的送徐冬麦到楼下,看着两眼泪汪汪的戏精徐满粮,徐冬麦不知道说什么好,至于吗?她是回家,不是去送死。
徐冬麦吊着一口气骑到娘家,同样的用意念取出三斤五花肉、五斤鸡蛋、二十斤白面,一个无籽西瓜、两包大白兔奶糖到篮子里。
一到徐家,杨小花看见脸蛋晒的通红的徐冬麦起身迎接,还以为这个讨债鬼又来要钱了。
没办法,徐冬麦一没钱买肉了就回娘家卖惨,徐建国看着大馋丫头流几滴眼泪,兜里的钱回回被这死丫头要走了。
这事弄的老二媳妇、老四媳妇受不了,联合起来闹分家。
还好徐建国只是把自己兜里的钱给徐冬麦,加上杨小花的孝道压制着两个儿媳妇,一哭二闹三上吊,好几次止住了儿子们分家的念头,不然这个家早晚都得散。
杨小花正准备说没钱,趁着男人还没回来把她撵走,却听到她说,“娘,别苦着个脸了,今天不是来要钱的,给你送东西来了。”
原主做的那些事,也是鬼见愁。
杨小花本来是不信的,当看到徐冬麦把后座篮子上盖着的布掀开,看到里面的东西,杨小花激动的蹦了起来,惊呼道,“妈呀!”
一会不到,杨小花冷静下来,捂住嘴巴,不用徐冬麦多说,拿走她后座上的篮子,稳健的往厨房跑。
一溜烟的功夫人不见了。
徐冬麦看着见粮眼开娘,习惯了,走去堂屋里喝水,小妹徐冬梅听见动静出来,看见脸被晒的通红的大姐,“姐,你去哪了,脸怎么红?”
徐冬梅和徐冬麦关系也不错,给她扇风,徐冬麦铺垫道,“我去邮局寄稿子,顺便买了点东西给家里带过来。”
“啊?”徐冬梅看着大姐,眼里写满了质疑。
杨小花收拾完东西,拿着空篮子,笑的跟雏菊一样的迎上来,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变,“麦子啊,今晚留在家里吃饭,娘晚上让你嫂子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塑料母女情,徐冬麦意思意思装一装推脱了,“不了,我回去叫致远给我做,那些东西是我买回来孝敬我爹的,钱是从我婆婆那里哭着要来的,你别和别人说,问起来就说是满粮孝敬你的。”
钱不外露,肉香不外溢。低调是咸鱼的生存的法则之一。
要是换成现代,谁吃肉吃东西还要藏着掖着?
时代不一样,现在别说吃肉了,家家户户能顿顿饭吃饱的都少有。
有眼红病的人多不胜数,以后自己隔一阵子就要来送一回,次数多了被人知道自己能拿出来这么多东西,要是被人盯上,天天在你家门口晃悠,打听你家日子过的怎么样,那不烦死?
杨小花是个大嘴巴,但不包括粮食,这个紧衣缩食的年代,那个大嘴巴没脑子去外面炫耀我们家里肉多,粮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