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雁南骑上自行车,腿支着地,杜雁书看着在路灯下锃亮的马路有点紧张。
都是积雪被压实诚了以后形成的一道道冰棱子,一不小心就得滑个大跟头。
她咽了咽唾沫,“哥,你确定这个地面骑车没问题?”
杜雁南笑了,“你第一次坐我车啊?原来都不怕现在怎么还害怕了?”
杜雁书尴尬地笑笑,可不是第一次坐嘛!
她从小到大的印象中,每年一到冬天下大雪就会有大批的环卫人员在第二天将路面清理干净。
马路上已经不会有这样的冰棱子了。
但是这个年代的东北人在冰天雪地里骑车也是一门必修的技术课。
杜雁南已经转过身了,等着杜雁书战战兢兢地跳坐到自行车上才缓缓骑起来。
杜雁书紧紧地抓着他的棉衣,身体紧绷着。
前面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突然滑倒,车子滑出去老远,地上的人爬起来跑过去捡回车子打打身上的雪又继续往前骑。
看得杜雁书直哆嗦。
这年代的东北人屡摔不惧的其中一个原因大概就是穿得厚!
骑了一段路发现杜雁南的技术还真不赖,除了有一段路滑了一下有惊无险以外再没出现过问题。
杜雁书的心情才放松下来,有心情欣赏一下七十年代初的省城风景。
这里的气温要比农场高了大概两三度,风也要小一点。
被誉为国之长子的滨市是一个老城区,很多欧式的风情建筑在几十年后还存在着。
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文化宫、群众艺术馆、秋林公司等等。
原身的家住在红民路的地质局家属院。
家属院非常大,门口有一个大铁门,还设有门房,也就是俗称的门卫室。
北边是一片平房区,对面就是三栋三层的筒子楼,和一栋三层的干部家属楼,分两个单元门。
原身的家自然就是住在干部家属楼里,也是最新的,条件最好的楼。
刚刚交工一年多。
杜雁南将自行车停在车棚里,拎过杜雁书手里的行李箱就走进干部楼。
杜家住在二楼,一梯三户。
楼道非常狭窄,也非常黑,进了楼里杜雁南就打开手电照亮。
二楼的拐弯处放着三口酸菜缸,要想过去得侧一点身子,幸亏这个年代的胖子少,不然的话要过去有点费劲。
没办法,这个年代即使是干部家属楼房子的大小也有限,家家都想把酸菜缸放在外面,只能和平共处,买个不大不小三家都能放下的大缸,不然就得吵架。
杜家住在靠左边的房子,杜雁南拿出钥匙打开门。
杜雁书进了门先打量了一下屋子里,对于曾经住惯大房子的她来说这个房子不大,甚至有点拥挤,但是很温馨,收拾的非常干净。
地上还铺着红色的地板块。
进门是一个小客厅,左手边就是洗手间。
屋子里带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公家房在全滨市来说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不亚于后世的豪华别墅。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