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们枉为人臣,居然教唆陛下行昏君之举······佞、佞臣!”
郭允厚气得浑身哆嗦,脸因愤怒而涨红,指着一众勋贵,却不知道骂些什么合适。
随即他跪倒在地喊道,“陛下,万不可行此暴虐之举,成国公的建议无疑是要将大明推向无底深渊,让陛下受万世唾骂,这些百姓都是大明的子民,若是有一口吃的,也不至于造反啊······陛下慎思······”
郭允厚声调悲切,表情绝望,花白胡子一抖一抖,闻之不由让人产生共鸣。
郭允厚早上了朱由检的忠臣榜,见他如丧考妣的样子,不由心疼,忙道:“郭爱卿,你且起来,朕不会同意这种过激建议,你不妨说说自己的意见?”
“圣上贤明!”
郭允厚这才安心,起身道,“臣以为朝廷要双管齐下。处理民变,以抚为主,只要乱民放下武器,回归田亩,朝廷可既往不咎。当然,也会有冥顽不灵者,那朝廷就不能客气,直接集结军队围剿。”
“处理灾难,最重要的还是赈灾,朝廷出钱出粮,并派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务必尽快安抚民心······还有,陛下立刻下旨,从江南以及其他地方调粮,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陕西缺粮之急······”
嗯,这个办法不错,恩威并济,只要赈灾及时,民变就不会蔓延。
“不可!郭大人此举不妥。”
郭允厚还没说完,朱纯臣立刻打断反驳道,“陕西人口众多,按最低限度五十万人受灾来算,一人一天一斤粮,一天都得五十万斤,差不多就是四千石,一月就是十二万石。今年算是荒废了,等明年有了收成,最少也得十个月,你算一算,这需要多少粮食?这就是个无底洞,朝廷根本填不满······”
这话有道理,但朱由检清楚,朱纯臣这是吹毛求疵,故意出难题,让郭允厚难堪。
“成国公账算得不错,那你说说如何做合适?”
“这······”
朱纯臣哑言。
他一个勋贵,打打杀杀的提议被皇帝否决,再哪有办法,算账也是为了给郭允厚添堵。
“成国公这一算账,倒是提醒了微臣,陛下,臣建议以工代赈!”
郭允厚又道,“让百姓修缮堤坝、水库、官道等,最不济也得开荒。大灾之下,颗粒无收,百姓干活就能吃饱肚子,吃饱就能活下去,他们自然愿意出点力气。既能预防灾民闲了串起来闹事,又能提前防洪防旱,还能为明年种田打一些基础······”
“郭大人这个主意不错。”
众臣频频点头,都赞成郭允厚建议。
施凤来灵机一动,出班献策。
“陛下,臣以为,想要彻底解决陕西民变和旱灾问题,可以采用抚剿赈并用的方针。在郭大人的提议中揉进成国公的意见,双管齐下,恩威并施······”
施凤来有私心。
他看出皇帝决心让黄力极致仕,这样内阁首辅的位子就空了,在目前内阁三人中,他最有可以上位,所以今日他得好好表现。
他献的策略其实是在总结,但那又有什么,只要皇帝采用,就属于自己的妙计。
不理别人嗤笑的神情,施凤来继续道,“从周围军镇抽调精锐合围白水县,要给乱民施加压力,让他们明白,不投降就灭亡。”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