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不速之客(1/2)
凌七七白了他一眼:“行了,别废话了,虽然你天赋不错,但是对于修行的理解太差,有时间你还是把佛道两家的经典都翻翻看吧,多少会有些体会的。”
郝震东问道:“呃,到现在为止我学的都是打坐练气什么的,这都是道家功法吧?为什么还要学习佛家的经典?不会弄混吗?”
凌七七道:“我问你,什么是性命双修?”郝震东答道:“身心兼修即为性命双修。”凌七七点点头:“不错,但我们现在说的‘修行’只是个大体上的概念而已,若是仔细说来,‘修行’是佛家才用的词汇,道家多用‘修真’。你可知道这两者的区别?”
郝震东摇了摇头。
凌七七道:“不论是修行还是修真,它们共同的地方在于一个‘修’字,这个字意味着你要长期不断地来做这件事情。而佛家讲修行,是因为释迦牟尼佛认为,人生疾苦,所有人生来就处在一片苦海之中,而这片海是有尽头的,通过艰苦不断的探索是可以走到苦海的尽头的,是可以到达彼岸的。而这个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过程,被称作修行,它重视的是这个脱离苦海的过程,在寻求彼岸的过程中磨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具有智慧,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
“而道家讲修真,这个‘真’指的是‘真我’。道家认为万物皆虚,唯有‘我’才是真的,这个‘我’即为‘真我’。这个寻求‘真我’,去伪存真的过程被称作修真。道家注重的是修成真我飞升成仙的目的。”
郝震东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佛家注重的是过程,道家注重的是结果,但是殊途同归,两者都必须经过刻苦的努力,都必须克制欲望,修行和修真,就像是达到同一目的地的两条路一样!”
凌七七丝毫不掩饰眼中的赞叹:“你真是聪明,能一下子就抓住其中的关键,着实不易。”
郝震东经她夸奖,精神一振,思路清晰,继续说道:“所以说佛家的修行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修炼,寻求精神的解脱,而道家的修真注重的则是自我的修炼,求得长生,按照性命来解释的话,就是说佛家修性不修命,道家修命不修性!而要是想功德圆满,自然不能单修一样,所以便有了性命双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