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一)(1/2)
湖南长沙境内,云麓山中,有一座名为‘云麓宫’的道观,该座道观,史建于公元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嘉靖(1522-1566)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1567-1572)年间,又有道士金守分在这里修炼,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
云麓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体三清,故名三清殿。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云麓宫才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而成为了祖国道教的胜地,同时,亦是道教中的,七十二洞天,三十六福地之一的——“洞真虚福地”。
而此时,正值酷夏,又值旅游高峰期,是以‘云麓宫’前的行人游客可谓川流不息,虽然这里是一个风景极其美好的场所,但其络绎不绝的游客中,不乏冲着那些历史名流的千古佳话而来者。
只见,道观正门上书:“古刹出层宵,看岳色平分,江流环绕;名山多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一见之下,端的是有‘游龙升天’‘海纳百川’‘气吞万物’之景象。
后殿的一处小厮之中,一个约莫二八年华的少年,正在那里对着桌子上的纸人发呆,就其那专注的眼神以及全神贯注的程度,就好似眼皮子底下瞅着的不只是简单的一记纸人,而是在欣赏一个绝色的少女一般,难以言喻的十分投入。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到底静观了许久,何时站于一侧的一位老者,念叨了一句“无量天尊”之后,继而对那少年沉声开口道:清扬,你可理解这纸人之中的玄机了吗?
闻言,被叫做‘清扬’的小道士循声一扭头,当即尴尬的挠了挠头,应道:回禀师尊,清扬学艺不精,至今,仍是不明其理,还请师尊为弟子解惑才是。
那老者听到了‘清扬’的回答之后,长长的叹了口气,口吻中难掩失落之意的叹息道:自我教初立,至今已有800余载,想不到,却在老朽这里断了香火,失了传承啊。说完,那老道缓缓的闭上了双眼,似似在思考着什么。
清扬看到师傅那沉痛的表情,心中也不是个滋味,便说道:师尊,弟子只是想不通这纸人在没有风也没有火的情况下,为什么自己会飞,还会燃烧,这也太违背科学原理了,可是,可是……
听到这个,即将要继承自己衣钵的徒弟,在那里好似欲言又止的摸样,白尘道长禁不住睁开了双眼:“可是什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