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明珠和石头的区别(1/2)
九娘从龙泉寺回来后,便接到了传来的书信。
展开一看,竟是自己哥哥要年后十六班师回朝的消息。
如今,定州几城均已经掌握在霍九诚手中,各地占山为王的匪首们,也都陆陆续续投入了霍家军。
不过半年时间,霍家军已经是将近十五六万人之多。
哥哥信中还说,遇见一位奇人异士,竟然把火药技术更新换代以后研制出了火炮筒子。
这种炮筒能比现有的射程远上五倍之多。
这大大降低了己方的伤亡率。
可惜这位能人异士不愿入朝为官,也不愿让朝廷知道他的姓名,只肯在边疆的霍家军里做一个普通的兵工匠人。
这种情况在霍家军比比皆是,因为当年兴隆帝的割让城池,北疆七城被羌人屠戮了整整一个月。
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
若不是北疆时不时还有镇北军余留下来的部队时时打着游击,让羌人和鞑子都不敢长时间居留,只怕百万北疆百姓早就成了枯骨。
沙场战鼓响,边外添新坟。
霍九诚信里写的平铺直叙,并没有什么夸张的用词,但就这寥寥几笔,让九娘成功的打了一个寒战。
自打九娘记事起,大盛就一直动荡不安。
雁鸣山这些年也时不时的接一些护送商户的活,只为让他们平平安安地带着货物从陇西穿越雁鸣山脉进入北疆。
这些商户做些将头系在裤腰带上的生意,给北疆老百姓带去粮食和布匹,又从北疆带回皮草。
靠着这些商行的艰难运营,才勉强让北疆百姓和潜伏的镇北军有了一线生机。
九娘想,这来往的商队里应该有谢长安安排的人手。
在雁鸣山时,谢长安就一直特别关注这一块。
她不知道在那些艰难困苦的绝境里,谢长安如何殚精竭虑打通了这条通道,又如何费尽心机地将残破的镇北军重新笼络了起来。
九娘想,在那些风雨交加的日子里,那个爱吃甜,又怕苦的人是如何的日夜煎熬……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