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清楚的知道,除非自己在康熙面前主动请辞太子之位,不然自己若是被废或者夺嫡失败,等待自己的下场绝对算不了好。
可是,幼时他熬夜苦读时没有放弃,从小到大如同高山一般的压力都没让他放弃,单单因为自己可能会被废就要主动放弃?胤礽做不到。他生来就是做太子的,未来的目标也只有一个,成为皇帝,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为大清蒸蒸日上而努力。
假如、假如太子只得知老四未来登上皇位后做的不错,而不知道更加遥远的后代犯下的错,可能胤礽还会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让位。知道晚清之后的事,胤礽却不这样想了。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真正的万万岁,可至少,他也努力过。
大不了,给后世子孙、宗室宗亲留下预言,不要等大清的百姓受不了大清的统治要反抗了,才去安抚百姓,直接换掉统治层算了。胤礽无奈的想,虽说每个人的后代总会出现几个败类,但只有皇室这里,一旦出现一丝差错,那就相当容易遗臭万年。
纷乱的思绪并不影响胤礽处理事务,得益于弘景曾捅出内务府的贪污行为,国库充盈了许多,作为太子,又是颇得康熙爱护的胤礽出宫建府后手上就没缺过银子。
这也直接导致太子对于江南一带地区的“孝敬”没怎么放在心上,而且打算这一阵子康熙的关注过去后,去庄子上视察,哦,不是,带孩子去看看弘景弘晖两个,顺便派个心腹去巡查一番。
胤礽可不确定,要是自己亲自去,会不会被康熙发现,本就是在刀尖上行走,还是小心为妙。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