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离开(1/2)
匈奴单于在汉度过二月,顺服之意已表现得足够明显,于是汉元帝诏令匈奴返程,呼韩单于长子铢娄渠堂仍留于汉朝表亲近之意。
此时的婚嫁有不走重复路的规矩,匈奴单于来朝廷时走的是秦直道,迎娶王昭君就不能再走秦直道。加之秦直道山高路远,地理偏僻,少有人烟,远不如雁门道路线繁华,和亲显然是大事,一路需要补给,雁门道可以得到途径之地官员的后勤补给和相关照应。
呼韩单于虽非汉人,却也愿意遵守汉儿的礼节,他准备妥当后,便进入宫中,亲自向皇帝辞行,并在宫门口恭迎自己的新阏氏,阙氏在汉来说也就是正妻的位置,但呼韩已经六十多岁,儿子都有十几个了,昭君便不是他的第一任阏氏。
依照礼仪,昭君远远地坐在轿中出来,汉代做工锦绣却又严密的帆轿根本看不清里面的人,只是模模糊糊的有个纤细的身影,单于早已向宫中宦官打探过昭君相貌,言其貌美非凡,而单就轿后的四个侍女来说,便有几分姿色,因此单于根本不担心自己的新阙氏会丑陋。于是单于尊敬地向皇宫方向行了礼,便上马走到了队伍的最前方。
出得长安城不远,队伍不得不停了下来,单于忙走到队伍中间询问情况。此时的队伍是单于带着他的精锐骑兵在前面,中间是汉朝使节与和亲的队伍,后面则是单于的其他部曲。
单于刚看见汉军使节,便听见使节石厚向他诉苦:“此番路途艰难长远,我只是肉体凡胎,非比精悍的将士,实在是劳累不堪。”原本他想骑马展示一下作为使节的风采,吩咐萧育不用准备车架,却不曾想马匹在坎坷的道路颠簸至极,他一身骨头差点散了架。于是向他要求一车以为代步之用,单于自然答应。
又走了一会儿,队伍再次慢了下来,有一骑来报说几个侍女也忍受不了步行,于是单于再次吩咐一车架给她们乘坐。
不过半天,有汉人侍者再次止步,单于依然腾出一个车架,幸好因为运送献给皇帝的贺礼,单于准备充足,不然他担心还能不能走下去。此时左右开始嘲讽汉人是软脚的羔羊,单于笑道:“不过是一些女子和阉人,君等难道忘记了昔日卫青、霍去病的勇猛。数年前,汉的副校尉陈汤攻打郅支骨都侯单于,那家伙背信弃义,却是我的心腹大患,我多年打击而不得,谁能想到陈汤竟然能一战胜之,为我永除后患!”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