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国俘虏了皇帝,挟持着皇帝反攻天宁国。大宛国的惯用做法就是,绑着人家皇帝在城门下叫嚷,若是不开城门,就在城门口,当着众人面前杀了皇帝,让守城将领背上弑君的罪名。
因大宛国军队有皇帝在手,边境几座城池的守军不敢轻举妄动,害怕伤害到杨宴宁,竟然不约而同地弃城投降。
边境连陷三座城池,又是令天宁国国内焦头烂额的事情。
此次陛下御驾亲征,天宁国国内政事由江灵鹏和杨宴宁的几位亲信大臣负责。如今出了皇帝被俘的事,此等大事他们几个不敢私自做决定,便放到朝堂上讨论。
本就貌合神离的群臣更是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群臣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陛下是君,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赎回陛下;另一派认为,有国才有君,国难当前,大宛挟天子,直捣京师,贪心不足,怕是用整个天宁国也赎不回陛下。如今边境战火纷飞,为了陛下的御驾亲征,天宁国足足是出动了五十万军队,如今都深陷刘宋国无法驱使。国内守备空虚,同时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另立新君,断绝大宛要挟的念头,组织民众保卫天宁国的入侵。
以和贵妃为首的后宫,知道陛下被俘,立即凑了不少金银财宝送到大宛要赎回陛下。大宛收了财宝,依旧不放人,反而尝到了甜头,狮子大开口起来。
大宛国提出的归还杨宴宁的条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深陷刘宋国的五十万军队全部沦为刘宋国的奴隶,归还侵吞刘宋国的领土,免除刘宋国的岁币,承认刘宋国的商品自由进入天宁国的合法性,同时对于刘宋国的商品不用收取任何关税;二是对于大宛,则是将天宁国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割让给大宛。
后宫做了傻事,再也不敢置喙,只期盼朝臣多为陛下考虑。有了后宫的前车之鉴,让朝堂上的和谈派又少了不少。
后宫花了钱,没救回杨宴宁,反而无形之中为流落异乡的杨宴宁添了几分杀机。
朝臣每天都在为这个事情而争吵。藩王虽然不理政事,却也都清楚实情。
秋颜韵联系江灵鹏,问他是何种想法,是否在必要的时候,扶持楚王登基。
秋颜韵是希望楚王登基的,这样也就夺了她弟弟的江山,她大仇得报,想必楚王也不至于亏待于她,她也可以为百姓造福。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