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往南赶,沿路都收获颇丰。
谢溪每天都在感谢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也只有美食能够冲淡路途的枯燥了。
她和原星渊已经在海上漂了10天了,每天看的除了海还是海。
要不是有指南针,恐怕根本分不出方向,早就迷失在汪洋里了。
“不知道矮人们到哪了。”
今天天色已晚,还是没看到岸,他们两人仍身处于一片大海之中。
谢溪让原星渊把飞舟降下来,她准备下渔网了。
眼下正是中秋国庆假期,村里游客多,她准备捞一网鱼起来,回去赚一笔。
这里的海洋既没有污染,又没有人类的大肆捕捞,谢溪往往一网下去,就能收获一大堆。
这里的物种和现世还是有很多相似的,要是有不认识的鱼,谢溪就直接扔回海里去。
“快点快点,去晚了就没了。”
今天刚到青山村的两名游客,看到这一幕,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叔,你们这是去哪呢?”
被拦下来的人,也来不及详细解释了,只说,“你跟我走就知道了。”
这两名游客是两个年轻男人,扛着相机,见状也是好奇心爆棚,直接就跟着这位大叔走了。
“谢叔,今天还有螃蟹和虾不,家里面闺女回来了,就喜欢吃这个。”
大叔熟门熟路地来到小谢农场的摆摊点,这里是农场的另外一个门,和流光蔓所在的那个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除了卖菜以外,最近还开发了一个新业务,就是卖海鲜。
据说是小谢老板找的供货商,又新鲜,个头又大,价格还比较便宜。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数量太少了,来晚了买不到。
谢爷爷最近就在帮着谢溪管摊子,称重处理有农场员工帮忙,老人家工作量不大,干得乐呵呵的。
“你可来巧了,我们家小溪刚拉回来的货,可新鲜了,这个天就适合吃螃蟹。”
跟来的两个年轻人见状,也忙凑了过来,“爷爷,你这海鲜可真够新鲜的,之前我去沿海旅游,也少见个头这么大的,还活蹦乱跳的。”
他们也凑热闹,买了两斤琵琶虾,虽然比螃蟹贵多了,但这质量真的很少见啊,都有成年男人手掌大了。
两个年轻人是美食区的up主,受到粉丝的安利,专门来小谢农场体验的。
没想到还没吃上小谢农场的菜,就买上海鲜了。
考虑了一下,两人还是买了些小谢农场的葱花、姜和辣椒。
到时候清蒸琵琶虾用姜去腥,再切点葱花和辣椒调个蘸料,那味道想想都流口水。
时间没过多久,知道海鲜到货的人都来了,有些是买来自己吃的,有些是民宿老板帮客人买的。
摊位上本来还算多的菜和海鲜,没一会儿就要收工了。
来迟的人,只能遗憾离开了。
今天农场食堂吃饭的人多,谢溪运回来的海鲜有很大一部分都到了食堂。
主要是因为果树和药材的种植,需要的人手比较多。
这些送货和帮忙种植的工人工作也很辛苦,还要爬到山上去,所以谢溪也让他们中午在食堂吃饭。
有帮厨,罗素的工作量倒还好,他省时间的话,直接把海鲜清蒸,让每个人蘸蘸料吃就很好吃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